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都是寂寞

女孩張敏去年和男朋友分手了,處在失戀痛苦中的她,遇到了已經工作了的青島男孩高晨。高晨對張敏百般呵護,尚未從失戀陰影走出來的張敏很快就接受了高晨的愛。去年12月份,張敏見過高晨的父母之後,瞞著她的父母,兩人登記結婚了。婚後,張敏不再住學校宿舍,而是搬到了高晨家裡,兩人生活在一起。

轉眼春節到了,張敏要趕回泰安的家中過年。原本想帶高晨一起回去說清楚,高晨卻不同意去,他希望張敏先回去和父母說,在她父母有思想準備後,他再去見岳父岳母。張敏一個人回家後,猶豫了好幾天才告訴父母。沒想到,從來沒有打過她的母親上來就是“啪”的一個耳光。父母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

父親陪她來青打離婚

母親的一個耳光好像打醒了張敏,她開始認為高晨是在她失戀的時候“趁虛而入”,而她並不是真的愛他,她後悔和高晨匆匆登記結婚了。春節剛過,張敏的父親就陪著女兒來到青島,到婚姻登記處要求離婚。這位父親央求高晨:“你就放過我的女兒吧!”高晨則堅持說自己是真的愛張敏,堅決不同意離婚。

登記處工作人員也試圖幫他們調解,然而張敏鐵心要離婚,還說如果不同意就打官司。眼看說什麼都沒有用,高晨和張敏辦理了離婚手續。這段校園婚姻維持了三個月就結束了。

    各方對此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校園婚姻不穩定

青島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孟天運說,他還是第一次遇到在校學生“快結快離”的案例,“這個事例也從側面說明,在校學生不適合結婚。”孟天運認為,沒走出校門的學生也面臨畢業以後的工作去向、兩人心理準備是否成熟等“變數”,這使得校園婚姻很不穩定。

2.太早結婚不明智

記者從駐青高校中隨機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為,如果兩個人都準備好了,什麼時候結婚都不要緊,但是結婚三個月就離婚,說明他們沒有準備好,沒有準備好的婚姻是不明智的。青島大學大二學生孫崧說:“我覺得太早步入婚姻很不理智。”

對待此事我的看法:

     且說這個問題各方的看法分析的很對,而真正令我覺得可悲的是: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便結婚,婚姻豈能同兒戲?尚未走出失戀的陰影,怎能如此輕易將自己嫁作人婦?難道是寂寞在作祟?如果是,為何人總是在寂寞的時候才說愛?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

    還未走出失戀的陰影便草率的論婚姻,實則不理智的選擇。女人,就算心靈上受到創傷,也不能胡亂的將自己搪塞給一個認識才短短幾天的男人吧?雖然這個男人對你可能是百般呵護,但你有沒有捫心自問,你和這個男人之間有愛存在嗎?後來張敏後悔這段婚姻,這個結果是必然的,我一直認為婚姻是需要愛情做支柱,是兩個人一起經營的學問。雖然故事中高晨單方面的付出可能一時令處於受傷的張敏得到片刻的安慰,但是等待張敏這顆受傷的心靈癒合後,才發現這段婚姻根本就是一個荒唐。從結婚到離婚短短三個月的鬧劇落下帷幕,受傷的不止是癡心的高晨,也有可能是張敏,她會為此段感情和婚姻做一段時間的自責和後悔。

    在我看來,這段“結的快,離的快的婚姻”有一大部分因子是出於寂寞。有一首同名歌曲叫《寂寞才說愛》也這麼唱了,那歌詞問了這樣問題:“寂寞才說愛,到底愛的該不該?”到底該不該呢?

    在外地上學到工作至今,總是從朋友口裡聽到那個外地女同學身邊的男朋友又換了一個。朋友向我傳輸這些八卦的時候,從心底便遞給那個女生一個輕蔑的眼神。然後輕描淡寫的告訴朋友,這些都是寂寞在作怪。朋友說,那女生告訴她一個人在外身邊最好需要有一個男人做依靠,因為離家遠,總是感到寂寞的,有個男朋友會好一點。當時她的理由如此,我依舊輕蔑,如果那樣的話我豈不是也得找個男朋友了?可是如今,我並沒覺得一個人會生活的很難過呀。那女生在畢業前夕和男友分手了,如今不知又和哪個男生牽手?也許當初牽手的時候她已經打算好了要分手的。對於某些人談戀愛只是生活的調劑品,只為了沖淡寂寞的味道。而從未想過要和對方永遠走在一起。

    也許因為人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孤獨的時候,所以總是無緣無故被寂寞啃噬,百般忍耐不了就想找個人排遣寂寞。想得到一些心靈上的慰藉或肉體上的撫慰。在這些人眼裡,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故此有了這些念頭和意欲,所謂的“愛戀”便如暴風雨來的瘋狂去的迅速,最後只殘留這場風雨摧殘後的碎片。這場“愛戀”是瘋狂的,但其實兩個人是寂寞的。

    有些感情,總是捉弄人,令身邊的人哭笑不得,令當事人無奈懊悔。寂寞才說愛,源於感情上長期處於乾渴的狀態,才會輕易接受誘惑。這也算對感情免疫力低下的人的症狀吧。其實,我知道,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我認為是最好不要因為寂寞才說愛。也不能輕易就談婚論嫁,愛情是生活的調劑品,而婚姻則需要愛情這種調劑品溶入,更需要兩個人去經營。
返回列表